秋意正浓,秋叶正红,蓦然回首,惊觉自己已是不惑之年。离开亲爱的母校--湖南省交通学校整整二十年了,我常常会想念她,想念那块远离浮华与喧嚣的净地,想念那些泛着馥郁花香的年华,貌似云淡风轻,却又重若千钧。那葱郁的校园,那洋溢着青春、热血、欢笑和泪水的记忆,在那一年、那一夏的和风里飘远在身后,却又如影随形,从来不曾放下,从来不曾忘记。
湖南省交通学校在当时是省内交通类最好的中等专业学校,母校也自那一年起在我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,也为我的人生笼罩了闪亮的光环。浮夸地想一想,“镀金”二字大约便是如此之类意思罢。在此后的多年间,尤其是在大学生尚未如今这样遍地皆是时,一提起,旁人的艳羡,以及自己内心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。至今,每每和家人、朋友在井坡子的学校门前经过,每一次我都会不例外指着校门给大家介绍我的母校,全省赫赫有名的省属中专,学霸才能进的地方,交通人的圣地和摇篮。
一切仿佛是在昨天。初入交校,是九二年的九月,出身贫寒农家的我,在中考中以六百八十五分(总分七百四十分)的优异成绩被湖南省交通学校录取。头顶着“天之骄子”耀眼的光环,身后拖着乡邻艳羡的目光,我走进了交校的殿堂。无法用言语来描述我初进交校时激动的心情,那长长的、绿意盎然的林荫道,那宽阔、欢乐的足球场和篮球场,那三八线分明、管理严谨的女生宿舍和男生宿舍。记忆深刻的是我们班的付凯洋同学,因为长相中性,又留短发,而在入学初期屡屡被守楼阿姨阻拦回寝室,一时广为笑谈。
交校的生活是丰富的,入校后不久,爱好写作的我就加入了学校的《扬帆》校报编辑部,从记者、主任记者,一直干到校报副主编。用铁笔刻蜡纸印报纸的记忆,不时地会在脑海里蹦出来。
交校的老师是温情的,寒冬腊月,班主任邹敏老师看到我没什么衣服穿,给我送来一件冬衣,温暖了好几个冬天;邹敏老师的执教严谨是出了名的,考试时,大家最怕的监考老师就是她了。但对于我们生活的关心,她始终是温暖的,和蔼的,如丝丝和风,润人心田。还有周伟老师、周南先老师、周玉宏老师、戴兰平老师,等等。在回忆里,老师的面庞如电影镜头般一晃而过,牵起内心无限的感激。
有人说,生命是一支歌,一支苦涩而甜美的歌;人生是一首诗,一首苍凉又豪迈的诗。确实,在这首诗歌里,总是欢乐与痛苦同在,成功和失败并存。那些光荣与梦想,美丽与青春都曾深深地烙印在岁月的风尘里。
感谢交校,感谢交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,感谢交校对学生的严格要求。这些年来,四处摸爬滚打,终于有了一席之地,感谢交校给我带来的良好人文环境熏陶和深厚的专业知识,感谢交校给我带来的创作经验,感谢交校教会我为人处世。谨以此,献给为我带来无限荣光、我引以为豪的母校,和我远去的花样年华。